当前位置:中国广州网 » 区 县 » 从化区 » 正文

广州市从化区全力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9-25 16:32:36 来源: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10460725

对树木进行防风疏枝修剪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于9月22日夜间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受其影响,从化区自23日白天起风力逐渐加大,23日夜间至25日,风力加大至5~7级,阵风9~11级。同期有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为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化区委、区政府以及各级党委、各职能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即紧急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摸清风险底数,立足“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全力做好防御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9月23日凌晨,从化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发出了《致从化区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台风“桦加沙”来袭,全民齐心保平安》,提醒市民密切关注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了解台风的路径、强度、预计登陆时间和影响范围。调整出行安排,做好室内准备,应尽量留在室内,外出注意行车安全等。当天下午,从化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发布《关于实施“五停”工作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报要求区政府同意,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要求全区市民及外地在从化人员密切关注台风、暴雨、洪水预警信息,按照从化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听从指挥、做好防护,将灾害损失减至最低。同时,我区各单位各职能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面部署防御工作。9月24 日下午,从化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发布《关于在全区范围内解除“五停”措施的通告》,鉴于台风“桦加沙”对我区的影响趋于减弱,区三防指挥部决定于9月24日17时起,解除“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业、停运)措施,各镇街、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群众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冲锋在前筑牢安全防线

台风预警就是命令。在台风来临前,从化区红棉老兵飞翔应急救援队积极做好防御台风应急准备,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每天安排12名队员24小时在岗备勤,密切关注气象动态,更新预警信息,确保随时响应应急部门调度。同时,对应急救援车辆、橡皮艇、照明工具、医疗包等救援装备进行检查检修,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救援行动。区、镇(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积极响应应急机制,及时传达省、市、区关于防御台风的部署要求,对辖区内残疾特困、高龄独居、居住在低洼地带等的退役军人开展全覆盖排查,精准掌握他们的居住安全、风险隐患和困难需求情况,帮助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安全度过台风天。广大“兵两委”、退役军人党员干部、红棉老兵志愿者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落实风险排查、入户宣传、群众转移工作。在吕田镇莲麻村,“兵支书”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开展宣传动员,引导村民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外出,对削坡建房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争分夺秒组织高风险地区村民有序撤离,背扶老人、护送儿童,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区住建交通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全面部署防御工作

区住建交通局第一时间将有关防御台风的通知转发到每个工地,指导督促项目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面部署防御工作,紧盯在建工程基坑、脚手架、塔吊等危大工程等关键环节,并有序实施“五停”措施的准备,组织监督员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抓好台风及强降雨期间在建工地防汛防风措施;加强风险研判,坚决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加强三防纪律,强化项目负责人带班值守制度、信息报送、物资储备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准备。

其中,作为全区重点项目,河西安置区二期项目工地按照区住建交通局要求,以“预防准备、应急处置、风险管控”全流程制定防御台风工作方案。

区城管执法局:聚焦户外广告招牌设施 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为保障台风期间城市排水畅通,区城管执法部门抢抓降雨来临前的窗口期,集中开展排水防涝作业及深入开展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聚焦户外广告招牌设施,由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带队对太平镇8号仓流溪河奥莱小镇、太平步行街、新光百德广场及广从南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大型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在燃气安全方面,要求各燃气企业全面加强燃气场站、管网设施、调压箱、阀门井等设施排查,重点对露天工艺设备、架空管道等易倒伏设施进行加固。

此外,区城管执法局还开展文明施工全面检查,加大夜间施工抽查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夜间违规超时施工行为,并全面加强在建工地围挡、工棚等临时设施的巡查。

区林业园林局:未雨绸缪 主动作为 守护绿化安全

为应对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区林业园林局未雨绸缪、严阵以待,连日来,主动作为,对城区公园、行道树、古树名木、林业园林工程等各项工作提前部署,全面铺开防台风防汛各项工作,守护城市绿化安全。

为落实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区林业园林局迅速启动三级责任体系,将隐患排查、应急值守、抢险处置等任务逐一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城区绿化应急抢险队、9支林业站应急分队以及2支社会支援队伍共150人24小时待命,高空作业车、吊机、运输车、油锯、高枝锯、安全带等物资设备也全部准备就绪,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高效处置。

此外,对城区5万株行道树和全区559株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对10条城区主干道行道树和城区公园树木进行防风疏枝修剪、清理枯枝、病虫枝,近段时间完成树木修剪约10000株。对9个在建绿美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按要求停工,对新种植树木进行加固处理,对1041名作业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对城区公园进行闭园,并密切关注应急响应要求,适时调整。

建立以林业园林、住建交通、各镇(街、园区)为主体的绿化管养和抢险联络机制,对通过110热线、12345热线等途径反映的绿化险情即收即转,按照区的绿化管养职责分工,督促指导责任单位迅速响应,处置险情,跟踪落实情况,形成闭环管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街口街:严格落实临灾预警 全力防御台风“桦加沙”

9月23日上午,街口街领导班子成员下沉一线督导检查,现场协调解决隐患排查、人员转移、物资准备等问题。当晚,街口街全街28个村(社区)书记及驻村(社区)领导、组长执行24小时值守工作制度,落实各项防御措施,要求及时掌握并反馈重要信息,确保遇突发情况能快速有效处置。

同时该街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出动232人次对辖区低洼区域、桥底涵洞、地下停车场等62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并整改风险隐患6处。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闭环机制,对辖区内限额以下备案工程15宗,33宗农村赤膊房外墙改造项目发布防台风停工3日的通知和进行防风知识宣传,提醒所有工地的塔吊、脚手架、防护网等要提前做好加固防护措施。并向辖内从玉公司、艾米公司两家农业企业发布做好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

此外,街口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原则,积极劝导商户、群众、种植户撤离危险地带,转移易浸水点人员、老旧危房人员、削坡建房人员等约350人。

城郊街:备足应急装备 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城郊街安排各线口部门对各自管辖领域进行滚动排查,9月23日出动145人次,检查景区、养老院、工地、瓦房、民宿、历史建筑、路树、户外设施等各场所设施62处,发现山体滑坡、危旧房屋屋顶瓦片掉落等安全隐患7处,已落实安全处置。

城郊街各部门排查风险点人员并发动各村居落实转移安置工作,转移工地板房、菜场菜地等人员180人。同时安排各部门按职责落实排查工作,滚动更新数据,保障农田大棚、工业园区、临时板房等场所不出现新增滞留人员。各村居干部和执法队员加强对流溪河沿线玩水、钓鱼群众的劝离工作,严防溺水事故,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提前清点应急装备物资,备有泡沫船2艘、冲锋舟3艘、卫星电话2台、抽水机3台、充气泵1台、发电机2台、应急救援灯3组等应急物资,落实专人管理和定期维护,确保防汛物资充足。同时落实应急抢险救援队24小时值班,4组共56名队员在街道落实备勤,及时处理辖区突发事件。沟通社会救援力量,提前联系预置挖掘机等大型救援装备,已联系8台挖掘机、10台运输车备勤,全力保障防台风工作。

9月24日上午,笔者在城郊街北星社区应急庇护所内看到,30多名附近的菜农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据介绍,庇护所内的菜农日常生活在农田附近临时搭建的便房中,抗风能力较差。9月23日下午2时,北星社区应急庇护所启用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提醒菜农们及时转移,并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

江埔街:全力防御“桦加沙”台风

江埔街各有关部门、村(社区)、驻村(社区)工作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防御台风工作部署,立足最不利情况,严阵以待、早作准备、周密部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一是扎实开展隐患排查。驻村(社区)工作组联同各村(社区)组织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重点加强地灾点、削坡建房点、山体边坡、危旧破房、涉水点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测,全覆盖巡查10个山洪灾害村、10个地质灾害点、1个地灾风险点、2个削坡建房点、3个山塘水库、3个电站、1个泵站、25个堤围等重点区域。落实风险隐患管控措施,对锦罗径边坡地灾点影响的路段进行临时管控。针对企业排查,重点督促在建工地、水务工程等项目加固塔吊、脚手架、围挡等设施,严防强降雨引发塌方、触电等事故。检查在建工地7个、在建农村房屋2户,已要求完成临时设施加固。排查危险经营场所2处(海塱经营性自建房、四棉厂)。辖区“四沿”已搭排栅的共36个,已完成加固。青毛窿水库实时水位42.78米(汛限水位44.51米)、莲塘水库39.41米(汛限水位40.29米)、凤凰水库98.15米(汛限水位101.85米),三个水库实时水位均低于汛限水位。

二是及早做好应急准备。全街全员进入临战应急状态,提前将抢险物资前置,全面做好各项防御准备。22日至25日,街应急救援队共110人,公安救援力量20人,辖区33个村(居)均配备应急救援队10人,已全员备勤,每日安排20人值勤,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有效处置。三防值班室和各村(社区)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制度和每小时信息报告制度,保持防汛救灾应急指挥机制能效运转。

三是坚决转移涉险区域人员。对涉危险区域的人员严格落实应转尽转,特别是对老弱病残幼、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动态台账,明确转移路线、安置点和责任人,截至23日18:30,共转移地灾点、危破房等风险区域人员124人。木壳岭、长和化工两个地质灾害点,共劝离涉影响场所人员68人;同步划定管控区,22日晚至25日落实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并联合规资所加强巡查和预警监测,检查严防人员回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四是加强宣传提醒。通过“活力江埔”公众号、微信群、大喇叭、短信、入户告知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提醒群众加固门窗、收回阳台物品、减少外出,特别是提醒危房住户和重点人群积极配合转移安置工作,切实提升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

温泉镇:提前排查安全隐患 从源头降低风险

9月23日,温泉镇全体驻村(居)领导干部第一时间下沉挂钩村居,开启“白+黑”驻守模式。逐户摸排风险: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上门走访,详细排查自建房、低洼区域等隐患点,确保“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截至23日晚,共排查劝导群众40余人;现场调度转移:在地质灾害点、危险边坡附近,驻村组组员现场指挥群众转移至应急避护场所,同步做好生活物资保障,截至23日晚,共转移群众160余人;实时响应诉求:24小时村居干部、驻村组员在所驻村委值守,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排水不畅、树木倒伏等突发问题。

温泉镇严格落实领导带班、镇、村(居)干部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应急救援队实行应急执勤、备勤制。镇应急救援第二梯队52人于23日晚上全员集结,以“30分钟响应、全时段备战”的标准筑牢应急防线:提前完成抢险工具、防汛沙袋、应急照明等物资的清点与调试,部分物资前置一线村(居),确保“拉得出、用得上”;开展模拟台风抢险推演,针对山体滑坡、内涝救援等场景实战练兵,提升队伍协同作战水平;对户外广告牌、沙井盖、绿化树等易损设施逐一加固,对在建工地、排栅工程紧急停工并设置安全警示,从源头降低风险。

太平镇:筑牢防线 全力抗击台风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台风防御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太平镇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扎实推进各项防风防汛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台风来临前,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下沉至各村(居)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导。要求各村(居)切实履行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二是严格值班值守,提升效能。镇领导深入检查各部门、村(居)值班值守防御情况,要求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加强重点区域巡查排查,必要时有序组织群众转移安置,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强化值班信息报送,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三是广泛宣传巡查,增强防护意识。镇、村(居)干部通过微信群、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工厂、商铺和居民发布台风动态信息,普及防风避险知识,引导群众减少外出,主动落实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五停”工作措施与自我防护。同步加强对灾害易发区域的巡查频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共同筑牢全民安全防线。

吕田镇:严阵以待 全方位筑牢防台风安全网

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吕田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做好防汛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谋划部署,进入临战状态。吕田镇高度重视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9月23日上午,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全镇上下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紧盯风雨水情变化,加强风险研判,落实落细各项安全隐患点排查工作,坚决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加强纪律,强化领导带班值守制度、信息报送、物资储备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准备,落实好台风和暴雨安全防范工作。

二是加强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按照“片线结合”要求,各驻片领导、驻村干部下沉村(社区),逐点督导“五停”措施落地。同时水利设施、建筑工程、易涝点、地灾点、老旧房屋等风险区域反复排查,特别是对削坡建房、危破旧房、祠堂、大树等风险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对前期未修复的水毁工程和道路路基塌方掏空、山体塌方等风险点围蔽警示,确保警示标识清晰,防护措施到位。吕田镇还加强对露营、徒步、漂流等旅游活动的监管,及时劝离登山、露营游客,提前关闭相关旅游景点。

三是深入宣传,及时转移保安全。吕田镇利用“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矩阵。通过村村通广播滚动播报台风注意事项科普宣传音频,实时发布台风风险提示。镇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提醒工作,对危险区域的群众及时转移,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截至9月23日18时,178名危险区域群众完成转移安置工作。

四是全面准备,保障应急物资。吕田镇按照应急预案开放24个应急庇护场所,做好转移及安置准备。每个安置点保证食物、饮水充足,提供基础的生活物资。镇储备有大小冲锋舟(艇)9艘,救生衣300件、救生圈120个、防汛编织袋10000个、手电150支,发电机25台;各村(社区)均备有手摇报警器、手持扩音器、铜锣等。同时,镇配备4支应急工程队用于应急抢修,配挖机(大小)58台、拖拉机7台、货车(农用车)33台、铲车4台、装载机2台,全力推进各项台风防御工作,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良口镇:全力保障村民安全

良口镇第一时间响应上级台风防御工作部署,向全镇33个村居发出紧急通知,协调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各村居将广播内容更换为防台风指南,滚动播放台风预警信息,并组织各村居干部开展入户宣传,对高风险地区村民进行劝离,确保不漏一人。针对高风险地区,组织村民提前有序撤离,转移至安全避险点妥善安置。

良口镇同步对辖区内所有工地、码头船只、户外运动场所、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坚决劝停一切危险作业活动,禁止人员进入风险区域。各村党员应急队和应急值班人员落实24小时值守,避险场所全面开放,应急物资准备就绪,随时应对倒树阻路、道路积涝等突发情况,全力保障村民安全度过台风影响期。

鳌头镇:妥善转移群众近800人

鳌头镇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第一时间召开防台风工作部署会,研判台风发展态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责任到人、响应及时。聚焦重点环节,全面排查隐患。组织力量对地质灾害点、削坡建房、山塘水库、在建工地、户外广告牌、泥砖房等风险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步推进水利设施除险、农业防灾减灾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前预排积水,加固相关设施,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坚决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严格落实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组织力量逐户摸排核查,特别关注不在册重点人群,明确转移路线与安置点。截至目前,已妥善转移群众近800人。同时,全面暂停户外活动,加强校园安全管控及加强宣传引导,提升防灾意识,密切全力防御台风“桦加沙”。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力守护农业生产安全

为最大程度降低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迅速响应,发布专项技术指导意见,动员全区农户开展防御工作,全力守护农业生产安全与农民切身利益。

在鳌头镇高禾村种植基地,基地农户正按照指导意见,抓紧开展防护工作。当前,从化区各类农作物正处于生长关键期。其中,水稻大部分处于幼穗分化至孕穗期,部分地区进入抽穗期,秋植花生处于下针至结荚期,砂糖桔、无花果、火龙果、香蕉、百香果和红柿处于挂果期,荔枝龙眼处于秋梢生长期。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相关指导意见。(文/图 覃永赠 江楚君 黄利谊 黄颖瑶 李烨威 邝锦雯 赵夏 邓静西 通讯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宣 区林业园林局宣 街口街宣 温泉镇宣 太平镇宣 吕田镇宣 良口镇宣 鳌头镇宣)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营

黄坤明宣布投运 孟凡利出席10月30日上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举行T3航站楼投运活动。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并宣布项目正式投运,省委副书记、省长、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并讲话。投运仪式前,黄坤明、孟凡利等领导先后来到航站楼...【详细】

广州市人民政府网活动2025/10/31

数字化转型再提速 海尔消金上线“全域自研”数据平台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金融科技自主可控要求趋严的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正将核心系统自研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近日,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海尔消金”)上线新一代数据平台“千易”。据了解,该平台历时两年研发,实现了从...【详细】

中国网财经金融2025/10/30

乡土为根,科技赋魂!“双面”广州喜迎全运盛会

近日,“十五运看广东”主题采访活动在广州启动。10月28日,南方网、粤学习记者随采访团走进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亿航智能公司,实地感受广州蓬勃的城市活力。古村里跑“马拉松”,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文旅秋日的塱头古村,鸟叫啁啾...【详细】

南方网·粤学习活动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