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始终在改革中破茧,在开放中成长,在奋斗中蝶变——从1978年43亿元到2023年突破3万亿元,广州证明着改革开放何以成为“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
“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持续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波澜壮阔的时代长卷上,广州靠着改革开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写就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
八年营商环境改革实现三次跃升
“广州的营商逻辑很务实,企业需要什么,城市就补什么;企业创新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在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钟蕾芳的发言,点出了广州营商环境改革的关键——把企业、产业的需求作为最大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改革始终是广州改革工作的“头号工程”。自2018年起,广州刀刃向内、大刀阔斧,从“指标版”“要素版”到去年全国率先启动“产业版”,广州用八年时间完成了营商环境改革的三次跃升,累计推出近千项改革举措。市场主体的选择,是最好的认可。2024年以来,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数量、增速在全国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中均居第一位,总量突破400万户,跃居全国城市第三。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向着“最难啃”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去攻坚,方能彰显广州“排头兵”的担当。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出台《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配套推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单列管理、成果转化失败尽职免责等制度;推广一个专业机构、一支服务团队、一批成果、一支基金、一个园区“五个一”成果转化模式,让科技成果更快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集成式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因地制宜”,从化区探索出源头修复与生态价值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老城市新活力、区域协同与产城融合4种整治模式,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
——锚定国家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今年9月,国务院批复《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广州入选试点城市。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迅速制定《广州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高效资源配置破局土地存量时代,推动土地要素率先突破。
“十五五”开局在即。未来五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五年,也是这座城市“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攻坚五年。改革,将依然是最有力的“推进器”。广州将延续“敢拓新路径、敢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城市基因,为“再造新广州”注入源源不断的制度动能。
魅力开放之城与世界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再创新高!”……这是11月4日刚落下帷幕的第138届广交会的几个收官关键词。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跨越山海而来,共享中国对外开放宝贵机遇。
一届届广交会不断刷新纪录,创下一个个“历史新高”。这背后,彰显了广州作为主场阵地,历经千年弥新的开放之城魅力。
“十四五”时期,广州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稳步推进,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国际交往能级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广州综合实力在不断上升的国际排名中得以体现:在GaWC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排名由2020年第34位提升至2024年第22位,科尔尼“全球城市综合排名”由2020年第63位提升至2024年第52位。
接待多位国家元首到访,成功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都国际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全球市长论坛和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等国际会议、活动;国际友城达110个;外国驻穗总领馆达69家;国际友好港口60个,位列全国第一;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成员大学增至28所;六届广州奖累计收录101个国家653个城市和地方政府的1635个城市创新案例……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促进深层次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广交世界”的千年商都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前沿阵地,广州传承放眼世界、胸怀四海的开放基因,激活“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新活力,与“老友记”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执高水平“开放之笔”绘就“开放新高地”的壮阔画卷。
展望“十五五”,广州有责任、有信心、有实力继续以“湾心引力”聚合世界,执笔书写新时代开放答卷。
土地整治破“碎”局
厂房“微改”焕新生
改革的成色,终要在“硬骨头”上检验,土地是“最硬的骨头”之一。
将原来分散的废弃荒地变成万亩良田,在破旧的瓦房、杂乱的街道上建起岭南特色的民宿小院、旧墟风情街,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从农民到股民,共享乡村经济发展红利……这里是广州从化区。2021年,该区获自然资源部认定为全国唯一以县(区)域为单元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通过对农用地进行流转,实现集中连片、化零为整,大地的生命力被“唤醒”。一同被“唤醒”的还有农村的闲置资源和奔富劲头。
位于从化区鳌头镇的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正依托种植和养殖优势产业,构建起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农文旅学休闲目的地”。在龙潭旧墟风情街,人们能一站式体验“食、住、行、学、游、购、娱”;在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养殖场华美牧场,享受以奶牛为主题的亲子互动、研学教育、住宿度假欢乐时光。
这个综合体项目,通过由越秀集团等国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栽苗”,吸引民营企业投资“育苗”,塑造起乡村振兴的自我“造血”能力。“百年村落、千头奶牛、万亩良田”已从资源禀赋生长成当地独特的“百千万”IP。
广州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
越秀集团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是简单的一产“接二连三”,关键在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地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综合体“国企+民企+强村公司+合作社+农户+手艺人”的富民兴村机制,成功推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沉睡的资源”,可能是农村土地,也可能是被遗忘在城市角落的旧厂房。
比如,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1906科技园,曾是广州卷烟二厂的所在地,也是双喜品牌香烟主要的生产地,位于陈家祠景区的对面。自2011年该厂搬迁后,这片曾经繁忙的工业用地便陷入了长达12年的空置状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荔湾区大力推动一批老旧物业蝶变为新型园区或商业载体。1906科技园就是其中的标杆案例。
据介绍,荔湾区综合运用旧厂改造各类政策,按旧厂微改造方式批复实施1906科技园项目。项目在不改变原有土地用途、土地权利类型、建筑结构和面积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如今,走进1906科技园,人们无不被这里焕然一新的面貌所震撼。整个园区采用了充满活力的橙色设计风格,既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如裸露的管道、复古的机器,又巧妙融入了现代商业的潮流元素。这种独特的工业风与现代感并存的氛围,让它迅速成为热门文旅打卡景点,平时日均人流量7万多人次,节假日日均人流量会突破10万人次。
1906科技园占地近5万平方米,由3万平方米的城央花园低密度科技办公空间和2万平方米的都市开放式商业街区组成,迎来了哪些产业?据悉,园区已引进150家企业,其中科技企业有30多家,包括波导、亿华通等3家上市公司。
沉睡12年的土地,迎来了新生。
速览“十四五”
▲2021年
广州入选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2022年
《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推出299项改革举措,50条改革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
▲2023年
国家出台支持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意见。
▲2024年
全面贯彻党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市委改革要求,推出660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
▲2025年
国务院批复《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广州入选试点城市。
数说
自挂牌起,南沙自贸片区累计181项创新获得国家和省的推广,充分彰显了改革“试验田”作用。
今年7月发布的《广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及措施清单》,以105条措施送上“大礼包”。
▲2021年
《广州地区“走出去”企业外事服务工作机制》制定出台。
▲2021年11月
国际友城“百城行动”达成,此后“百城行动”深化为升级版“百城+”行动。
▲2022年
广州获批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2024年
广州在GaWC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排名由2020年第34位提升至2024年第22位;科尔尼“全球城市综合排名”由2020年第63位提升至2024年第52位。
▲2025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再为广州对外开放赋能。
2024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值达1.12万亿元,今年前7个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值达7114.6亿元,同比增长14.5%。
广州港已开通178条外贸航线,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线达153条。
南海潮涌,珠江浪卷。“十四五”期间,广州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浩荡东风,在岭南大地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创新画卷。这里既有“最初一公里”的原创突破,更有“最后一公里”的产业化落地;既有大国重器的“顶天”,更有未来...【详细】
来自广州供电局消息,当地时间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广州市荣膺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能源与环境大奖。据了解,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及转型的主题展会。此...【详细】
珠水悠悠,文明滋长。在广州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的力量始终伴随左右,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的精神气质滋养着这座千年商都的城市根脉。牢记殷殷嘱托,广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