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水悠悠,文明滋长。在广州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的力量始终伴随左右,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的精神气质滋养着这座千年商都的城市根脉。牢记殷殷嘱托,广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为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今天,在这座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里,城脉绵长、文脉赓续、商脉生生不息,为城市的持续前行提供更深层次的动力。
古代“阅武堂”与现代体育综合体隔空对话,传统IP“羊城八景”全新定义,“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站在迈向“十五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以体育盛会为契机,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的城市文化焕新之旅,向世界展示一个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宜居宜业的“文化之城”形象,奋力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州新篇。
“内外兼修”放送花城美名
从巴黎塞纳河到纽约时代广场,从埃及金字塔到悉尼歌剧院,中国面孔手持“活力大湾区,魅力新广州”标语为广州打Call的视频火热全球。视频中,网友将广州塔、白云山等地标“移植”到纽约、伦敦、埃及、新加坡……这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展现出广州激活全民共创、赋能城市品牌传播的新范式。
十五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广州,这座浸透着千年体育基因的城市,通过城市传播的新语法,持续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与美誉度。全运会之于广州,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共鸣、产业的全面赋能,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看城市底蕴——体育基因融入这座城的肌理
谁是2025年大湾区“顶流”?非“喜洋洋”“乐融融”莫属。在广州街头,憨态可掬的“喜洋洋”“乐融融”随处可见。两只可爱的吉祥物“空降”永庆坊、花城广场、广州塔、大元帅府旧址、陈家祠广场等广州地标,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爆款”。全城喜迎全运,街头巷尾热情似火,体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肌理。
翻开广州的体育史册,厚重底蕴扑面而来。在广州较场东路与较场西路之间,广东省人民体育场静静矗立,从前这里被称为“东较场”,被誉为“岭南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历史更能追溯至唐武德元年的“阅武堂”。1400多年来,这里见证过武科举的庄重、军队校阅的威严,更开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之先河。作为近现代中西文化最早的交汇地之一,广州领风气之先,现代体育运动以不同的形式在这里登陆。
随着现代体育的种子在广州深深扎根、茁壮成长,一代代运动健儿在广东这片体育热土上顽强拼搏,书写“敢为人先”的辉煌: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陈镜开、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容国团、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戚烈云、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陈肖霞从这里走出;新中国第一个体育训练基地在二沙岛建立,至今已培育出超过200个世界冠军;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广州已有11位奥运冠军闪耀国际赛场。这些耀眼的成绩,不仅是广州的荣耀与骄傲,也是拼搏精神融入城市血脉的见证。
体育盛事,从来都不只是广州的历史记忆,更是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六运会助力天河崛起、九运会带动城市东进、亚运会焕彩广州的国际形象——广州的体育故事,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11月9日,十五运会将在广州盛大开幕。这不仅是顶尖运动员的竞技舞台,更是“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加速器”。
看文旅热力——“白天赏花夜晚观灯全天享赛”
10月29日晚,海心桥化作“巨型T台”,融合时尚、科技、体育与文化的视听大秀“广州之夜”燃情上演,被市民亲切唤作“小蛮腰”的城市地标广州塔紧扣全运会主题色特别“换装”,让市民游客提前感受全运氛围与羊城魅力的“共鸣”。
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广州探索多元业态跨界融合,全方位展示千年羊城的古韵悠长和国际大都市的蓬勃生机。“食在广州·品味全运”系列活动深度融合广州饮食文化与全运活力,为广州文旅消费升级与城市品牌传播注入持久动力;精心策划的20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让每一位市民游客充分感受广州的热情与活力;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和十五运会深度联动,共同打造“白天赏花、夜晚观灯、全天享赛”的城市客厅场景。
当下,体育赛事不仅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为拉动消费、赋能城市文旅的重要引擎。在广州,越来越多的新兴运动场馆深入商圈,滑板、街舞、攀岩、滑雪、冲浪、皮划艇等“潮玩项目”吸引年轻人加入,让广州的体育活力愈发多元。作为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广州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已连续三年超过2000亿元。2024年广州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全运赋能·羊城乐动”,丰富多彩的全运主题体育嘉年华、体育消费季、全民健身活动等融合文商旅体多元形式,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激活产业活力,真正彰显“全民全运”“全运惠民”。
看品牌传播——“顶级联名”活动跨越2万公里
从“双奥之城”北京出发,收官于下届全运会主赛区长沙,“十五运·十五城”的全运之旅精心选择曾承办大型赛事或体育影响力突出的“15+N”座城市进行深度联动。广州发起的这场中国城市的“顶级联名”,完成一场跨越2万公里的文化传播,实现全运会关注度与广州城市美誉度双提升。
如今,体育故事的讲述已超越传统范式。在今年的全运会传播中,广州有许多创新之举:“十五运·十五城”活动,探索出一条以体育为媒,又超越体育本身的城市传播新路径;创新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向全球征集“奋斗共同体”,不仅助力企业借助全运会的顶级舞台“出圈破圈”,也与企业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
通过与每个城市的独特对话,广州更深层次地促进了城市间的情感共振与包括体育在内各领域的互联互通互利,真正构筑起情感与文化的城市共同体,构建全民关注、全国参与全运盛会的热烈氛围。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以全运为契机,体育为纽带,广州“以赛营城”的理念得到了升华,让赛事成为城市发展和品牌传播的加速器。“赛事流量”正转化为“城市留量”,“体育名片”也因此成为“发展名片”。
一场体育嘉年华商都商圈齐欢腾
今年,天河体育中心作为全国首个近零碳既有大型体育场改造完成。4月26日,“全民全运嘉年华·商都商圈共欢腾”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启动仪式暨天河体育中心全民健身跑道和体育照明启用活动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300余名跑步爱好者和广大市民组成的6个跑团方阵率先体验了全新的全民健身跑道,用奔跑的脚步为新设施注入活力。当晚,体验蕴含绿色环保智慧理念的照明系统,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塔、中信广场同步亮灯,璀璨灯光下,体育与城市夜景交融,成为“花城”最耀眼的名片。
这条达到中国田径协会认证四星级标准的全民健身跑道,将专业赛事级的运动体验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同时,天河体育中心的全天候空中环形跑道也将投入使用,每年估计有近2000万人次市民来运动,残障人士也将拥有“无障碍主场”,生动诠释了“全民全运”的理念。广州马拉松跑者戴远程带着儿子体验新跑道,他的儿子还穿着著名球星的球衣打卡天河体育中心球场。戴远程感慨:“从亚运会到十五运会,群众体育越来越兴旺,体育消费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必定会带动体育产业取得新的飞跃。”
这仅仅是嘉年华的开始,“商都商圈共欢腾”的全域联动才是其核心亮点。多部门联动,广州围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主题,结合“城市合伙人”计划,链接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国际龙舟节等,推出“跟着赛事游广州”“跟着赛事品美食”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构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消费大场景。同时,活动创建“广州体育消费季”,联动商圈与企业,开展特色演艺、购物餐饮优惠等活动,营造沉浸式消费体验,结合节假日推出趣味运动会、荧光跑等全龄段活动,户外嘉年华涵盖冰雪、水上、滨海等多种项目,将“全民全运”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感受广州作为体育名城的魅力与活力。
十五运会即将开幕,广州30个焕新升级的体育场馆也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通过全力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激发广州文旅经济发展活力,广州正不断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热土升腾岭南气韵
在广州绿树成荫的新河浦路,有一处三幢并列的三层楼房,红砖墙体,西式阳台,还融合了广东传统民居的特点。这处低调的建筑便是春园。今年7月1日,焕新重开的春园优雅地迎接市民游客。有游客留言感叹:“当和煦阳光洒在春园的拱门上,我听见了历史的回响。”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丰饶的文化底蕴、雄厚的产业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广州高标准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品牌,在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看公共服务——文博场馆已成为“顶流”打卡地
“春园”以“大地回春”得名。它与周边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逵园等历史建筑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新河浦“红色文化街区”。游客若到此参观,脚下是幽静的林荫道,抬眼是百年历史的红砖洋楼,一次沉浸城市记忆的“文化漫步”便悄然开始。广州以片区式的整体规划,让红色史迹与人间烟火气相伴相生、红色场馆带动集群效应、红色资源融入城市肌理,使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开放、鲜活、可触摸的“红色地标”。
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让红色资源真正走入观众内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广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参观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故事、举办主题展览等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情怀深深根植人们心中。
在广州,千年文脉处处可感——逛红色史迹、游遗址公园成为文化新风尚,崭新的文博场馆成为来穗游客的“顶流打卡地”。
以“文化赋能城市,历史对话当代”为主线,广州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内涵深厚、形式新颖的展览、活动与文创项目。以文物、艺术、历史等多维度视角,广州在公共服务中全面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溯源城市文明根脉、展现岭南艺术精粹,为市民与游客构筑一座可触、可感、可品的“城市文化会客厅”,精准回应市民游客对沉浸式文化体验的需求。
看精品创作——广州出品接连捧回“文华”“群星”
铿锵有力的鼓点直击人心,高亢嘹亮的歌声激情唱响,乒乓热舞诠释永不放弃的时代精神。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广州原创作品收获多项荣誉——舞剧《醒·狮》荣获文华剧目奖,广州合唱团和少儿舞蹈《最后一球》双双摘得群星奖。文华奖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是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则是我国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岭南文化给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饶的创作土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广州文艺结出累累硕果——舞剧《醒·狮》《龙·舟》《英歌》、音乐剧《雄狮少年》、粤剧《双绣缘》《南拳》、芭蕾舞剧《家园》、杂技剧《天鹅》等舞台艺术佳作涌现,在全国各地掀起岭南文化热潮。
近年来,广州加强演艺场馆建设,拓展演艺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国际演艺中心,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让珠江潮涌的灵动气韵化作国际舞台上的璀璨星光。今年1月27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44届法国“明日”杂技比赛中,由广州杂技团原创的杂技作品双人转毯《炽爱情舞》荣获第44届“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今年4月,“2025广州文化周”系列活动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平湖秋月》《彩云追月》等经典广东音乐展现岭南丝竹的婉转悠扬;粤剧《吕布惊艳》《牡丹亭》呈现世界级非遗的当代传承;杂技《追光》《梦蝶》展现中国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广州始终以开放姿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除了舞台佳作,广州出品的电影作品也在世界各地引起广泛共鸣。10月15日,第18届亚太电影大奖提名名单揭晓,由广州薄荷糖影业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电影《日掛中天》提名最佳影片奖。在9月落幕的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日掛中天》主演辛芷蕾斩获最佳女演员奖,该片是广东首部入围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作品,是又一部彰显“广州出品”实力的电影佳作。
立足“广州出品”,以匠心原创擦亮城市文化名片,以人文温度凝聚湾区情感认同——广州,正持续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全国、对话世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实践提供特色鲜明的“广式样本”。
看产业繁荣——动画片产量播出量全国第一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动漫爱好者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服装,画着精致的妆容,齐聚广州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在这次动漫盛会上,超过45万人次的玩家粉丝来到现场,感受到广州动漫产业最火热的氛围。
广州的这场次元狂欢,展示了政策与产业共振的强大能量——数据显示,广州动漫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国约五分之一。年产动画片超200部,产量和播出量均居全国首位。“喜羊羊”“猪猪侠”“红小豆”成为现象级IP,《雄狮少年》《落凡尘》等动画电影更是好评无数,口碑“出圈”。
广州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大力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积极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广州文化产业以培育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以政策支持、产业创新和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全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6040.80亿元,同比增长4%。
如今,广州各文化产业“百花齐放”,新闻媒体、动漫、游戏电竞、数字音乐、直播、文化装备、超高清视频等产业门类规模位于全国前列,打造了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等三个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拥有2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5个营收超百亿元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正在通过多元的产业模式推动城市的全面升级。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CICF×AGF广州动漫游戏盛典、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吸引全球买家和投资者,为广州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这一切,为广州文化繁荣写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注脚。
站在面向“十五五”新征程的起点上,广州正以“文化+”战略打破边界,奋力书写着文化强市建设的新篇章。在文化与经济共荣、传统与创新交织的进程中,这座城市的文化综合实力必将迎来更具穿透力、更富时代感的升华。
广州实践
“千年IP”诞生记
今年8月3日晚,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名单在万众瞩目中正式揭晓:“塔映花城”“云山叠翠”“越秀风华”“荔湾胜境”“南沙旭日”“黄埔云帆”“欢乐长隆”“流溪烟渚”这八大胜景,全新定义了“羊城八景”的内涵,融合展现了广州这座“英雄之城、活力之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创新之魂。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后,2025羊城八景评选组组长、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周建平难掩激动之情:“每一时期的‘羊城八景’都是当时广州城市形态、内涵与精神的生动写照。”他表示,“羊城八景”的千年变迁,本质是广州“开放、务实、创新”精神的延续,读懂羊城八景,便读懂了广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以“历史文脉”为根基,广州努力实现城市IP的持续焕新。多个版本的“羊城八景”与城市发展同步演进,这种独特的延续性与再生性相互结合,使千年IP始终具备现实意义与情感温度。
时间拉回至4月11日,在春意盎然的美好春日里,位于海珠湖畔的广州市文化馆里高朋满座、气氛热烈,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在此正式启动。在场的,有亲历过多次“羊城八景”评选的见证者,有关注城市发展的专家学者,还有许多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秉承“人民城市人民评”的理念,此次评选采用“线上投票+市民参与+专家评审”方式,从一张张选票、一次次专家调研团实地踩线、一场场评审会议的举办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参与者对“羊城八景”这一千年IP的钟爱。1378.8万张选票创历史新高,足见大众对此次评选活动的关注度。在人们的心目中,“羊城八景”不仅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意象的最佳载体,从中,可以触摸到广州城市的发展脉络与蓬勃生机。
城滋养着人,人创造着城。从宋朝开始延续至今的八景文化在广州被滋养并发扬光大,在全国都是罕见的。从宋代开始的“羊城八景”的评定,元代、清代都有评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在1963年、1986年、2002年和2011年推出了四次“羊城八景”,创新性地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城市精神相结合,让“羊城八景”这一城市IP充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州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新面貌。
千年城脉,八景流芳。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是广州市为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进一步推介文旅资源而举办的大型文化盛事。评选结束后,关于“羊城八景”的热度并未停止。
广州通过打造“文体旅融合”新场景,延伸IP产业链与体验感。近日,“新羊城八景漫跑挑战赛”启动,首站“云山叠翠”活动将于11月15日正式落地,该活动通过“体育+文旅+动漫”的创新模式,旨在吸引更多民众走进自然、爱上运动,营造全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届时,人们将开启羊城美景系列挑战赛,“一站一美景,一步一成就”,串联羊城新八景。
从广州在“羊城八景”这一传统IP的焕新中,可看出广州在系统文化治理、广泛公众参与、连续品牌运营的独特做法。以“羊城八景”为核心,文商旅体将进一步融合出多彩的体验,编织出更加美妙的羊城体验新图景。
南海潮涌,珠江浪卷。“十四五”期间,广州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浩荡东风,在岭南大地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创新画卷。这里既有“最初一公里”的原创突破,更有“最后一公里”的产业化落地;既有大国重器的“顶天”,更有未来...【详细】
来自广州供电局消息,当地时间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广州市荣膺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能源与环境大奖。据了解,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及转型的主题展会。此...【详细】
珠水悠悠,文明滋长。在广州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的力量始终伴随左右,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的精神气质滋养着这座千年商都的城市根脉。牢记殷殷嘱托,广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