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chinaguangzhou.com.cn
中国广州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广州网> 新闻> 民生消费>正文内容
  • 生猪价格连跌 养殖户损失惨重:卖一头亏三百
  • 2014年04月12日来源:钱江晚报

提要:

“猪周期”紊乱,养殖户卖一头亏三百

生猪收购价近十年最低,“猪事不顺”源于产能过剩

本报首席记者 罗凰凤/文 林焱挺/绘

“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猪周期”三个字成了养殖户的心头伤。

2011年生猪价飙升至历史新高的每斤10.5元,一时间,养猪业成为一个“金矿”,各路资本纷拥“掘金”,全国猪的存栏量快速上涨。但暴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持续两年的低迷。马年春节过后本应是传统的旺季,或者理应走出传统“猪周期”的低谷阶段,但多地生猪价却接连创新低,猪粮比价已进入“破五”预警。

为什么这一轮“猪周期”延长了?如何才能让养殖户免陷“猪周期”困局?

肉价跌跌不休

猪肉价不如姜

这段时间,“姜你军”再度发飙,风头直接盖过了“二师兄”。于是,网友纷纷调侃“肉不如姜”,现实中还真有。

昨天,世纪联华杭州运河店的夹心肉价格为7.98元/斤,后腿肉是8.58元/斤,丰庆路店这两种肉价每斤也在7~8元区间。整个价格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世纪联华北城天地还推出每天两小时的劲爆价:夹心肉每斤4.99元/斤。同期生姜的均价是8.8元/斤。

肉价跌跌不休,老百姓似乎并不买账。“原来一听说超市促销猪肉,早上还去抢购呢,现在一天比一天便宜,就随吃随买了。”杭州市民徐阿姨说。

来自世纪联华的相关统计,各门店猪肉销售同比不增,有时反减。以庆春店为例,目前一天进货为1.2吨,约合21头毛猪(42片白条肉),这个量相比前几年没什么变动。

进价便宜了,终端零售价也随行就市,世纪联华相关采购人员说,猪肉销售一直是毛利非常低的,无关上游行情好坏,因为整体需求在下滑。

“我们的日子还不算难过的。”杭州另一家超市肉类采购说,他们的猪肉主要来自河南、福建,也有部分来自黑龙江。“从南到北,养殖户都是一样的声音。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生猪市场连跌15周之际,商务部出手在全国范围内收储6.5万吨冻猪肉,但是生猪并未止跌企稳。猪价格网的统计显示,4月8日黑龙江地区生猪价格最低降至5元/斤,而山东地区已经跌破5元。

养殖户陷入亏损泥潭

有的坚守有的收缩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损失最严重的是上游养殖户。考量养猪盈亏有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猪粮比(生猪价格与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我国把6:1定为盈亏平衡点,高于这个点养猪户就盈利,低于这个点养猪户就亏损;猪粮比低于5:1即进入红色预警区,意味着养殖户陷入深度亏损。

据中国生猪预警网监测显示,全国猪粮比已经低至4.62:1,同比跌14%,不但远低于6:1这个盈亏平衡点,还处于红色预警区域。目前养殖户们亏损幅度达到历史上较高水平,每头亏损315元。上一个高于此轮亏损程度的周期,还要追溯到1997年,当时亏损额达到400元每头。

“南方饲料成本更高,现在我们的猪粮比逼近4.5:1。”浙江金达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2008年毛猪收购价最高达到19.6元/公斤,那时毛利润有60%,当时饲料价格自由几毛钱一斤。而现在,生猪收购价只有10元~11元/公斤,玉米价格涨到了1.3元/斤。

“明摆着卖一头要亏一头。”吴先生说,以一头100~110公斤的毛猪算,多卖一头要亏300多元,但如果继续养着,人工、饲养费更是一笔大成本。“好在我们下游有自己的屠宰、批发产业链,弥补一下亏空。”

10多年的养猪经历,杭州市惠丰养殖公司董事长高志峰一提起猪肉使劲摇头。“十年来,生猪批发价从来没有低到这个价格。”

该集团每天平均出栏1300头,按一头猪亏300元算,一天就得亏四十万元。“亏不起啊,想想就肉痛。”高志峰说,在全国有12个规模养殖场,因为环保问题,今年关了3个,现在剩下9个。他打算陆续收缩战线,该撤就撤,有好的投资机会就考虑彻底转型。

在这波低迷行情中,小散户更是不堪一击。记者从杭州一家生猪屠宰批发商王老板口中得知,他平时进货的金华、嘉兴一带,很多小散户撑不住了,有的不再补栏,有的干脆杀掉母猪不养了。“毕竟生下的仔猪一顿也不能少,都需要钱啊。”王老板说。

“猪周期”打乱脚步

好行情为何爽约

关于生猪市场,业内有个说法“一年行情好,两年要爬坡,三年一个循环周期”。

本轮周期从2011年开始,生猪价飙升至历史新高的10.5元/斤。三年过后,理应走出传统“猪周期”的低谷阶段,但多地生猪价却接连创新低。

眼下,这轮下跌的行情似乎还没见底。是谁打乱了猪周期的脚步?

“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现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杭州五丰联合肉类有限公司肉类销售公司负责人汪选华认为,目前生猪存栏量很高。此前养殖户对于行业前景看好,积极补栏,导致去年和今年的产能大幅度拉高。同期,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廉政政策等原因,猪肉需求大幅减少。

生猪行业分析师冯永辉表示,另一方面,进口猪肉的冲击也比较大,2013年全年我国猪肉进口量58.4万吨,同比增加11.7%,而且价格还低于国内的毛猪价,这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压垮养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行业跟风,一直没有吸取教训。”高志峰说,行情好时养猪户一窝蜂地补栏,导致供应量快速增加,价格下跌。深度亏损一定时间后,养猪户又大量淘汰母猪,致使生猪供应量快速下降,价格上涨。

“或许跟目前仍然以散户为主的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汪选华认为,这种养殖模式是价格暴涨暴跌愈发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全省生猪产出中,仅有40%左右为规模养殖场产出,其余基本都是散户散养为主,抗风险能力过低。

浙江省肉类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指出:生猪产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大户也好,散户也罢,基本上是“摸黑养猪”,赚得糊涂亏得也糊涂。长远来看,实现养殖、屠宰及加工的规模化发展,发展商品猪基地生产,无论是对稳定生猪生产和供给,还是对确保肉品安全,都大有益处。



责任编辑:王俊改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