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州网 » 品 宣 » 会议 » 正文

2025大湾区文投会开幕 超过300家企业与逾100家投资机构“面对面”

2025-11-27 13:18:11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网

文化产业投资惊喜“向南看”

11月26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大湾区文投会”)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在三天的会期里,超过300家企业、逾100家投资机构“面对面”探讨合作。广州地区的文化产业园区也首度组团参会,在政府、企业、资金之间搭起政策落地、服务升级的桥梁。会场上激情舞动的人形机器人、会场内外业界人士节奏紧凑的交流、路演厅里新锐企业让人激动的产品发布,无不在说明,大湾区文投会这样一个旨在让好项目找到合适的资金,让资金找到想投的、合适投的项目的平台,对于产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无比重要。

现场发布

九大优势助推湾区文化产业发展

大会现场发布了《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大湾区拥有产业规模庞大、文化制造领先、文化服务聚集、城市协同联动、数智全面赋能、产业生态良好、内外循环联动、金融投资活跃、政策红利巨大九大优势。

2024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30252.10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9.9%,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规模约占全国1/6,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5年前三季度,广东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已超2万亿元,利润超2000亿元,总营收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数智技术领域广东优势突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广东16个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7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高于全省文化产业平均增速6.0个百分点。

广东拥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1891家,占全国1/7,涌现出多家文化领域全球独角兽企业。截至2025年10月,广东拥有文娱创业企业超3000家,数量居全国第二,成为除北京外最具综合实力与增长潜力的文娱创新高地。

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占全国2/5,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文、网游、网剧“新三样”及影视动画成为文化出海的重要力量。《Puzzles & Survival》《鸣潮》《PUBG MOBILE》等产品长期位列全球榜单之上,LABUBU、咏声动漫等IP覆盖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

大湾区已构建多层次文化投融资体系,2014年以来设立10余支文化产业基金,2020—2025年累计700多笔一级市场投资,已有170余家明星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今年5月,广东推出新一轮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覆盖六大重点领域。从六大重点领域来看,广东电影票房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广东出品电影的票房达到51.6亿元,占全国国产电影票房的15.3%。2025年1—8月,广东审批演出18.7万场,票房210亿元,占全国27.4%;广深两市贡献超八成。

《报告》指出,近年来,广东与北京、上海一道成为文化产业投资核心吸纳区,尤以广州、深圳表现最为突出。2020年—2025年10月,大湾区文化产业合计产生融资事件720件,据估算,总融资金额约为564.1亿元。其中,广州、深圳共计613件,占比高达85%。

从投融资领域来看,文化智造的投融资事件数量最多,达370件,线下衍生、AIGC、VR/AR、游戏等紧随其后,说明投融资更偏爱具有硬科技属性的文化企业。大湾区依托本地产业基础,搭建资源平台并创造初始需求,推动低空经济、机器人等前沿产业应用场景从“刚需落地”向“多元创新”转变。

未来投资趋势主要有三大方向:投内容、投技术、投平台。文化服务业、文化制造业、农文旅体教融合3大板块,文化科技融合、数字创意生产、文化“智”造、新型文化消费4大赛道尤其值得关注。

0868397e8fdbbd4422da.jpeg

智能咖啡机器人制作的哪吒主题咖啡拉花。

广州亮眼答卷

培育文化产业新增长点

多个细分赛道突破频频

今年以来,广州精准培育文化产业新增长点,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产业实现营收4776.3亿元,同比增长8.6%;16个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小类实现营收2397.6亿元,同比增长14.3%。

在广东文化产业“政策包”的辐射带动下,广州在多个文化产业的细分赛道亮点不断,突破频频。

广州布局电竞产业,探索“电竞+城市文化”模式,先后举办“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腾讯地下城与勇士手游、和平精英京东杯等电竞嘉年华;成功引进BLG战队、RLG俱乐部等电竞战队;计划于12月在广州文交会上与上海沐潼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更多国际电竞赛事落地广州。

深化“文旅体一证通”审批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有效落地也撬动了“首演经济”的繁荣。广州吸引头部厂牌北京蛙厂落地华南首个LiveHouse项目。邓紫棋、五月天、张学友、伍佰、韩红、梁静茹等艺人在广州举办多场演唱会。薛凯琪、王源、袁娅维、许茹芸、林峯等高人气艺人将广州作为巡演首站。1—10月审批营业性演出9.8万场,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23场。

1a38a614b5f0c46de4d9.jpeg

广州海心沙,“顶流艺人”齐聚音乐派对。

广州出台电视剧片创作生产实施办法,推动《燕食记》《食南之徒》等项目落地,吸引20家头部影视企业落户。全市影视持证机构达2264家,占全省近45%。

在文创产业领域,做大“广州礼物”品牌,创新“潮玩+非遗”模式,布局83家全运会主题专店,推出醒狮盲盒等爆款产品。1—10月“广州礼物”销售额突破1653万元,创意设计服务营收1141.94亿元,增长24.7%。

1cda7acb573f56ea14e0.jpeg

“广州礼物”亮相广州塔。

连续三届大湾区文投会落户广州黄埔,进一步加速了黄埔区内的文化产业集聚升级。黄埔区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财税总收入连续8年超千亿元,综合实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二。2023年—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类企业营收从700.31亿元增至790.33亿元,增速达13%。黄埔区推动文旅产业和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引进普新文化、陕文投、长江文化等企业16家,预计总营收规模超过13亿元,正在对接重点项目35个,湾区(黄埔)影视文化出海产业园、山桃文化产业基地等已落地,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微短剧审核分中心两个平台也在加快建设。下一步区内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数智影视港”建设,并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游戏产业服务中心,打造“广州游戏谷”品牌,培育湾区数娱、港航中心、保利鱼珠港、鱼珠AI智慧港四大游戏产业园区,集聚4399、炫动科技、玩胜科技等游戏企业总部,形成研发、制作、发行一体化的游戏产业服务圈。同时,深化大会资源衔接,利用文投大会平台引进头部游戏企业及投资机构,落地游戏产业投资基金,加速世界级游戏产业基地建设。

深度解码

大湾区文投会为什么“行”?

大湾区文投会旨在搭建文化企业与投资机构之间的高效投融资服务平台。本届大会大幅增加的参会企业和机构数量,也充分显示出业界对这一平台的认可。

“我们最先接触投资机构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文化产业投资局限在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现在他们知道大湾区文投会的投资赛道主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质生产力领域,代表着投资未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比如高瓴投资,前两届只是派代表来参会,今年将派业务团队来看项目。”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秘书长谢晓平说,在服务投资机构方面,大湾区文投会加深了他们“向南看”的认识。

在服务文化企业方面,大湾区文投会可谓成效“显著”。第一届大会推出18个路演项目,意向投资签约超20亿元,会后一年内共有9个项目拿到投资,实际融资15.1亿元;第二届大会推出40个路演项目,意向投资签约超56亿元,会后一年内共有18个项目拿到投资,实际融资近80亿元。“这组数据说明,近一半的路演项目通过大湾区文投会拿到了投资,投融资转化率高;路演项目中的明星项目多,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佳,投资机构非常看好。”谢晓平表示。

大湾区文投会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有三个原因:

一是“促交易”。大会归集了文化领域的热门投资赛道,投资机构在这里可以高效对接心仪项目。海通创意在大湾区投资了6个项目,其中有3个项目是在大会上发现的。对文化企业来说,这里归集了懂文化产业的投资者,生意容易做成。

二是“重创新”。文投会看重文化项目在技术、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在两届路演项目中,90%以上的项目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数字信息技术、AR/VR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场景应用,如智谱华章、无问芯穹、影目科技、筷子科技、像素绽放、宸境科技、达瓦志合等文化科技公司。强内容IP是大湾区文投会另一个投资重点,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潮玩等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如易动文化(雄狮少年)、咏声动漫(落凡尘)、涂形科技(黑神话:悟空)、岸墨影视(浪浪山小妖怪)、微石科技(十里红妆)等。

三是“保增值”。大湾区文投会发布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文化企业在这里很容易找到方向、目标和希望,文化企业的优势特点也更容易被市场和投资机构看到。智谱华章2023年参会前估值是35亿元,2024年底投后估值260亿元。杰森动漫2024年参会前估值不足6亿元,2025年6月横店资本投后估值20亿元。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2025大湾区文投会开幕 超过300家企业与逾100家投资机构“面对面”

文化产业投资惊喜“向南看”11月26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大湾区文投会”)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在三天的会期里,超过300家企业、逾100家投资机构“面对面”探讨合作。广州地区...【详细】

广州市人民政府网会议2025/11/27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资本市场助推深圳打造产业金融中心

深圳创业板和科创板IPO企业数量占同期深圳IPO企业家数逾八成;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较“十三五”期间增长超50%;企业累计实现交易所债券融资超2.4万亿元……“十四五”时期,深圳资本市场以其韧性与活力,交出了一份服务实体...【详细】

中国证券报金融2025/11/19

全运“搭台” 经济“唱戏”,百城青年企业家齐聚广州谋合作

11月8日,以十五运会为契机,一场名为“同享激情全运·共创湾区未来”的交流活动在广州珠江之畔活力上演。这场由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主办、广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承办的交流会,是“百城百企看全运”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详细】

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活动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