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运盛会脚步渐近,广州交通保障体系已进入高效运转状态。10月27日,“全运年·看广州”主题参访活动走进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在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车辆调度、路况预警等海量数据实时跳动着。据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郑灿涛介绍,为应对赛事期间复杂的交通需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打造了全运会交通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智能任务分发、道路状况预警、车辆定位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车流可视、风险可判、调度可及”,为交通组织安上“智慧脑”,更为赛事保障铸就“防护盾”。
“中心承担着赛区交通保障、服务、安保等统一指挥调度职责,坚持赛事侧、城市侧一体化推进,将涉及交通出行的流线规划及道路品质提升、运输服务、科技赋能智慧交通等事项同步筹划、同步落实到位。”郑灿涛表示,针对赛事需求,广州规划了覆盖“一场三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州白云站)、接待酒店、场馆等保障点位的赛事保障“大流线”。“我们设计了213条路线,总里程约1300公里,同时细化了场馆与酒店的‘小流线’,确保点对点安全畅通。”郑灿涛说。
郑灿涛告诉记者,依托此次赛事契机,广州完成了59个道路品质提升项目,更新1085块交通标志,推动城市交通面貌升级。同时,为残特奥会量身定制的无障碍服务成为亮点。中心组织改造了70台无障碍公交车,筹措了70台无障碍小车,并在枢纽车站、机场增设无障碍平台、绿色通道及盲道。“从车辆到设施,我们为残障人士构建起全方位的无障碍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郑灿涛表示。
据悉,截至目前,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已顺利完成7场正赛、17场测试赛、提前赛的运输保障任务,累计提供运输服务6530车次、10.82万人次,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专业素养和温暖服务,赢得各方一致好评,展现了“广州标准”的城市交通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