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举行。
开幕式分体育仪式和文艺展演两个环节。其中,在体育仪式环节,共有37个代表团的裁判员、运动员入场;文艺展演则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分为“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大篇章。
开幕式的大部分节目由粤港澳三地联合完成,将粤剧、咏春、麒麟等经典岭南文化元素与广绣、广珐琅、嵌瓷等非遗符号有机融合,现场还有独具岭南特色的花窗、芭蕉叶、灯笼等图案元素,诠释了“既岭南又动感”;更有机器人登场,带来“古今结合”的精彩节目,打造出一场视听交融的文化盛宴。

演员在开幕式前进行暖场表演,戏剧装扮十分吸睛。

暖场表演《忠诚本色》震撼全场。
01
粤港澳三地同步升国旗
开幕式上,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同步升起五星红旗:广东在开幕式现场,香港在金紫荆广场,澳门在金莲花广场,彰显“一国两制”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及粤港澳儿女的国家认同感。
在运动员入场环节,粤港澳三地代表团首次联合,组成一个方阵亮相入场,体现粤港澳体育健儿携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共铸时代荣光。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喜洋洋”和演员入场。

场内舞者表演热情洋溢,充满运动激情。
02
“小醒狮”木棉花尽显特色
本次仪式标兵的服装采用萌萌“小醒狮”造型,每名仪式标兵头上都有毛茸茸的醒狮头饰,衣裙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元素,手上拿着绣球花,更好地呈现这群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引导员服装则以木棉花为原型,采用现代礼服短裙进行创新设计,并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在云肩处绣制代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木棉、洋紫荆、莲花纹样,与由广绣元素设计而成的引导牌互相呼应,尽显岭南文化风韵。

表演服装融入创新设计。
03
地区代表性音乐声作引导
与以往运动会用同一首《运动员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不同,每个代表团都在高度具有该地区代表性的背景音乐声中走入会场。这对仪式标兵的欢迎动作和引导员的步速都有很高要求,他们要在音乐曲段里展示完该时长的动作。
《鸿雁》《茉莉花》《浏阳河》……当音乐声响起,无需播报员的提示,开幕式现场观众就能立即领悟到正在入场的是什么地区的运动员代表团。
04
冷烟花环保且安全系数高
为确保开幕式现场安全,又保持隆重仪式感,主创团队经过几轮专家论证,确定了使用“冷烟花”的方案:通过低温燃烧经过特殊配比制成的金属粉末产生明亮的火花,达到传统烟花的燃烧效果,但温度远低于传统烟花燃烧可达到的上千摄氏度,相对安全,而且环保。主创团队在场馆上方多个高度进行测试,不断调整细节,确保能呈现最好的视觉效果,又保障冷烟花燃烧后不会掉落在演员身上造成安全隐患。
05
“水”元素在场内“造出一片海”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均临海靠水、因水而兴,有“水为财”的说法,开幕式表演以水作为核心表达,水的元素以不同形式呈现贯穿全场,水舞台更是应运而生,令人惊艳。在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首次将同心圆与水面舞台结合,借助环形水幕舞台等前沿舞美技术,在体育场内“造出一片海”,“同心圆”意象与体现岭南特色与海洋文明的水舞台灵动特质相融,营造出极具美学特质和哲学意蕴的艺术空间。

水的元素以不同形式呈现贯穿全场,水舞台更是应运而生,令人惊艳。
06
智能机器人奏响青铜句鑃
开幕式上,千年青铜句鑃经过数字采样乐音重现于世。开幕式前,主创团队将南越王博物院的青铜句鑃“请”了出来,开幕式音乐总设计、作曲家舒楠敲响了青铜句鑃,技术人员尽可能地采集了所有角度、所有声响。技术人员通过电脑与标准音440赫兹进行校准后,终于“复原”了青铜句鑃原音。
主创团队用智能机器人来演奏青铜句鑃,敲出广东音乐中的精品《彩云追月》的主旋律,上演跨越古今的对话。

智能机器人奏响青铜句鑃。
07
三地艺人共同演绎“圆梦未来”
开幕式上的音乐呈现是一场大湾区各地文化的深度交融:粤港澳联合大乐团由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和民乐、电声乐队组成。这是首次在国内最高级别的综合性体育盛会的开幕式上由粤港澳大型交响乐团担纲演奏;芭蕾舞表演汇聚了广州、香港的芭蕾舞演员;粤剧节目,也由三地粤剧艺术家汪明荃、曾小敏、麦晓柔联手呈现。
08
大型“鳌鱼”遨游半空
当一众表演者以绳牵引鳌鱼气球静悄悄出场的时候,正是馆内表演转场灯光渐熄之时,金色亮光打在鳌鱼身上,如梦如幻。如今,鳌鱼已成为岭南的文化基因。此次出现在开幕式上的鳌鱼,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采用低成本的鳌鱼气球,实现艺术性的同时又兼顾了“节约办赛”。为实现这一段表演,主创团队经过多次试验,才确定了如何调配气球中氮气和氦气的比例,确保鳌鱼能够长时间停留于半空中。

一条巨大的鳌鱼空降现场,引起阵阵欢呼。
09
“花”元素贯穿全场
开幕式上岭南文化元素创意满满,其中花的元素更是被运用得淋漓尽致,现场的近4000套服装中,有2000多套服装以花为灵感和元素。作为道具的花朵也贯穿全场:在水中绽放的花朵、旋转中五彩缤纷的花朵、场馆半空飘浮的巨型红木棉……当400名演员背着代表本次运动会会徽的三色风车出现时,三色花朵齐齐盛放,彰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的岭南文化不分家、协心同办全运会的理念。
10
灯光效果展现中国舞台装备发展
开幕式首次在大型活动中架构超级全彩色光谱灯具及百台超大功率激光矩阵,灯具均为广州本土制造。当第七棒的三名火炬手接到火炬时,台阶上倾泻而下“海水”,蓝色灯光铺上台阶上的“水”,并打亮穿透形成奔涌的浪花。三名火炬手踏浪而上,“海水”仿佛为他们开路,创意十足。整个开幕式的艺术效果在灯光的打造下完美呈现,彰显“中国创造”“广州智造”的强大实力和中国舞台科技装备的飞跃发展。

火炬手在水中交棒。
11
现场观众都能感受“C位”音效
主创团队专为十五运会进行技术创新,专门设计了360度“均衡覆盖”的扩声系统,从音效上让现场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感受到“C位”的体验;首次开发使用大型线阵列扬声器系统营造沉浸式数字化专业级声场,体现了中国在专业音响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
12
创新主火炬点火方式
主火炬装置名为“天海之冠”,以“天地人和,同心同向,鼎立中华”为设计寓意。在造型设计上,圆环装置象征着“同心共圆,中华梦圆”,三根支撑柱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地人”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象征着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共筑梦想的美好愿景。
十五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由来自粤港澳三地的3名火炬手点燃主火炬塔。璀璨的“电光水雾”沿主火炬塔圆环装置亮起,圆环装置垂直上升至预定位置,三根支撑柱旋转形成三足支撑,组合成主火炬“天海之冠”。此时,十五运会开幕式主题歌《天海一心》响起,“电光水雾”的科技之火在十五运会主火炬塔熊熊燃烧。

单依纯、周深在开幕式现场表演。

表演尾声,木棉花开放在体育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