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州网 » 区 县 » 天河区 » 正文

广州市天河“四赛四跃”的强区密码

2025-11-13 10:19:08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网

一座全国百强区的“以赛促产”升级之路

f7f70db9e25ef3464fcd.jpeg

天河智谷广棠片区效果图

5be033e3cac2879422bc.jpeg

广州国际金融城方城

a3037e6e70a52935f7a9.jpeg

绿美天河宜居宜业。

一场场体育盛会,能给一座城区带来什么?

对广州天河而言,答案早已超越建场馆、引客流或造热点。

从1987年六运会到2001年九运会,从2010年亚运会再到2025年十五运会,四次国家级乃至国际级体育盛会串联起四次历史性跃迁。天河,这座建区40年的城区,从广州东郊菜地蝶变为全国第三“百强区”,背后是一条“以赛兴城、以产强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次盛会,早已超越体育本身。今天的天河,正着力回答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将赛事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空间之变:“建、进、强、融”步步向前

放眼全球,借助大型体育赛事重塑城市空间的案例不胜枚举。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改造旧港区,2012年伦敦奥运会焕新旧工业带,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建造卢塞尔新城……体育的意义,早已不止于赛场,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战略支点。

历经四次体育盛会的天河,正是这一逻辑在中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鲜活样本。

六运会时期,新生的天河尚处郊野,城市发展以“建”为要。天河体育中心拔地而起,不仅填补了东部大型公共设施的空白,更让天河成为广州“东进”战略的起点;九运会阶段,天河重心转向“进”,广东奥体中心落成、珠江新城加速崛起等,带动广州第二次“东进”;亚运会时聚焦“强”,天河“城市客厅”的形象确立,从区域中心向国际舞台进发。

如今,十五运会开幕,全市30个比赛场馆中有13个落子天河,田径、跳水等15个核心项目的赛事在此上演。这不仅是对城区运维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天河这个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优化空间的压力测试。

要知道,在一个建成区率达74%、GDP连续18年稳居全市第一的城区推进更新,最难的不是规划蓝图,而是如何平衡多元主体利益,打破土地碎片化困局。

这一点,在十五运会开幕式举办地——广东奥体中心不远处的天河智谷广棠片区体现得尤为典型。过去,这里低效厂房林立,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低下,长期得不到有效释放。面对难题,天河进行创新,从“全面改造”转向“征储结合”模式,大幅提升征收效率,成功落地全区近十年来最大规模土地收储项目。被整合的连片用地,正加快导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地。

以此为缩影,天河从“强”到“融”跃迁,推动城市功能从“办赛场所”向“产城融合载体”转变,实现“赛时精彩、赛后繁荣”。“一芯一带两轴”新蓝图已绘就,天河从“单极点”向“多中心”转型,谋深做实“123456”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动力更足、结构更优、韧性更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之变: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产业动能

从“办赛”到“兴业”,天河的“以赛营城”之路正加速向产业深处延伸。

早期赛事带来的多是酒店、餐饮、零售等配套服务业,随着金融业、软件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等兴起,天河产业能级明显升维。

如今,天河不只是广州经济“第一大区”,更在科创、金融、消费、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领跑全市,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阵地。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河可被视为建设大湾区“双中心”的“创新引擎”,担当起广州乃至大湾区的“创新策源地”重任。

从六运会到十五运会,广州“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为天河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腹地。借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流量效应”,天河擦亮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展示窗口,形成产业对接、资本链接和人才集聚的契机。

今年年中,广州国际金融城方城开园,15栋超甲级楼宇集体亮相,广发银行、中国人寿、农业银行等多家金融区域总部相继入驻,广州千亿级产业平台扬帆起航,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成为大湾区资本流动的重要枢纽。

在天河这片日益成熟的产业沃土上,科技创新变身绝对的“主角”,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半个月前,小鹏科技园在天河智慧城启用,带动传感器、芯片、汽车软件等上下游企业聚集。目前,其所在的天河智慧城已汇聚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59家。今年1—9月,天河智慧城营收规模达421亿元,同比增长110%,“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生态变为现实。

前沿技术也在加速落地,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数字人等应用场景,不仅服务于十五运会,更成为天河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试验场”。2025年上半年,天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773.75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2024年低空经济营收超50亿元,增速超30%。赛事的“技术需求”正加速转化为产业的“创新供给”。

产业发展红利也正惠及基层。车陂村通过村企合作模式打造“ing未来印”商业综合体,以“公园感”空间和“宠物+运动”IP,激活社区活力。项目由企业全额投资20亿元,村集体持有40%物业经营权,40年后产权完整回归,实现资产长效增值。类似模式已在猎德天德广场等村成功运作,为村集体每年带来逾1亿元的经济收益。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动能,一次次体育赛事聚光灯照亮的,是一片蓬勃生长的“产业森林”。

发展之变:将体育精神融入血脉

从一场场体育赛事中走来,天河不仅重塑了城市面貌,更将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融入了发展血脉。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天河的发展逻辑正发生深刻转变,更加注重提升治理效能、厚植生态本底、拓展开放格局,奋力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建设的示范样本。

治理之变,落脚于对“人”的关怀。天河在全市首推“我陪群众走流程”,组织全区干部陪同企业、群众办事,亲身体验并解决流程堵点;“e企速办”五维服务矩阵垂直服务于产业,真正实现“服务跟着企业走”;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升级,通过“居民议事会”共建口袋公园,高品质办妥街角“小事”,让环境品质提升成果惠及市民生活……城市不再由上而下“被设计”,而是由千万市民共同营造。

生态之变,在城市“种出诗意”。作为广州建成区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天河在中心地带解锁“绿野仙踪”,年底将建成40公里森林步道,覆盖火炉山、龙眼洞、凤凰山等核心林地;打造“绿色全运 绿美之旅”线路,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文旅线路,也是广州唯一上榜的生态文旅线路;以赛事场馆、交通枢纽、城市干道为重点,实施90项环境提升工程,改造道路35条(超40公里),绿化提升面积达22万平方米,开放闲置空间增绿惠民。生态不再是发展的代价,而是高品质生活的底色。

开放之变,彰显链接全球的雄心。今天的天河,早已超越“承接溢出”的被动角色,主动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落地全市首笔企业、个人“粤信融”跨境数据验证业务;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引入项目334个,引进或孵化年营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19家;以人才服务促进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升级,让全球精英“来得了、留得下、干得好”。

拒绝大拆大建,天河将赛事保障与城市品质提升、全民健身、经济发展等相结合,既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也与“十五五”规划建议“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相契合。

赛事与城市双向奔赴。站在“十四五”冲刺收官、“十五五”即将启幕的历史关口,天河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以“赛事流量”激活“消费热量”和“经济增量”,以高颜值和硬核实力共同刷新城区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向着“十五五”大踏步迈进。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广州深圳,“遍地老板”!最新披露

最近,全运会各项赛事正比得火热。开幕当晚,一场令人惊艳的晚会,让广州这座举办城市在全球刷新了一波显示度。赛场之外,城市竞争力也在凸显。在全运会举办期间,广州官宣,截至10月底,实有经营主体421.74万户,以15.8...【详细】

南方都市报活动2025/11/13

广州从化:多元发力绘就引领区建设文旅新图景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日前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同时,跑遍中国·中国人保迎全运九城联动接力广州站在从化区燃情开跑,助力从化区“百千万工程”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详细】

央视网从化区2025/11/13

广南快速路通车试运营 广州中心城区到南站最快15分钟通达

11月12日中午12时30分,广南快速路(含收费段海珠湾隧道和免费段连接线南段工程)通车试运营。广南快速路通车后,将实现广州南站和中心城区15分钟互达,显著提升广州南站的集疏运效率。通车试运营期间,海珠湾隧道暂时实行...【详细】

广州市人民政府网广州2025/11/13